学说网

211博士就业方向及待遇

211博士就业方向及待遇如下。

211博士就业方向及待遇

一、研究所。很多博士喜欢做研究,愿意继续攻读博士后,可以留在学校的研究所。还有一些博士毕业生直接在研究所工作,收入稳定,年薪可以达到十万到二十万,还可以获得一些研究成果的奖励。而且很多研究所给博士安排住房,五险一金,还有编制。

二、高校任教。很多研究生考博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博士后去高校任教,工作非常稳定,有编制。大学老师的待遇很好,一般大学老师的月薪都可以达到一万,而且年底的时候有不少奖金福利。大学老师也可以给企业讲课,做一些其他工作,薪资情况很不错。

三、国家事业单位。博士也可以选择国家事业单位和国企,对博士的优惠政策。

四。企业一些大型知名企业也招聘很多博士毕业生,安排的职业比较高,晋升空间大,薪资待遇比硕士高很多。

博士毕业进去普通本科学校待遇如何?前程如何?

博士生有三大就业前景

一、研究所:许多博士毕业生喜欢研究,希望继续他们的博士研究,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留在大学的研究机构,此外一些博士生直接在研究机构工作,每年有10万至20万元的稳定收入,还可以获得研究的酬金,尽管许多研究机构为博士生提供住宿,但日常工作仍然是科学研究,需要在实验室中长时间停留,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,生活往往是枯燥的,这对于喜欢科学研究和稳定的医生来说是理想的。

二、企业:一些知名企业也大量招聘博士,担任高级职位,具有良好的晋升潜力,工资也比拥有硕士学位的人高,然而,工资也分布在许多以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和公司中,专业人员的工资较高,特别是IT技术,而人文专业人员的工资可能较低,一些公司支付给博士的基本工资比硕士高几千,差异不那么明显,但业绩仍然很重要,博士们有更多的晋升机会,公司也会培训管理人员。

三、政府:一些国家机构和国有公司为博士生提供服务,对博士生有很多优惠政策,虽然优秀的博士生地位高,发展前景好,但国家有特殊规定,他们的基本工资可能比研究生高12000元,但他们的福利待遇好,在读博士生,如果希望担任正式职务,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好,可以升职加薪,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。

读博士有前途么?博士毕业后留校的概率有多大?

博士进入高校,待遇和收入一般分几块:基本工资收入+工作量收入+科研项目收入+外快收入(外出讲课,评委、公司顾问等)

我和我博士同学的经验,博士进入普通高校和进入211或985高校,就基本工资收入+工作量收入而言,不会相差太多,不仅如此,有相当多的普通高校这两块收入要远大于211或985高校。

当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,待选的几所学校中,一所985,一所211,还有一所普通高校。校方承诺以及我私下打听到的收入,985、211都不如另外一所普通高校。

现在我有很多博士同学在985、211高校,还有很多博士同学在普通本科学校,我们有时候同学聚会或者私下聊天,经常就会发现:985或者211在工资收入方面其实并不如普通高校。

普通本科院校之间收入待遇也会有差别:比如同一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。以天津为例,天津师范大学,天津 财经 大学,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,教师收入待遇之间也有差别。还有不同城市之间学校待遇也会有差别:比如一线城市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了人才的特殊待遇,但二线三线城市对于博士依然有人才待遇,许诺了种种科研启动费,人才引进费以及安家费等等。

大致来说,博士进入沿海高GDP城市高校的收入待遇要比进入西部内陆高校收入待遇高。我以前的一个研究生,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南某大学,我去年曾经看过他的工资条,包括公积金收入月收入大致在7000-8000左右。而现在博士进入我们学校,月收入大致在11000-12000左右。

而在科研项目收入+外快收入(外出讲课,评委、公司顾问等),名牌大学教授的机会要远高于普通高校。

就发展前程而言,进入普通院校虽然在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方面不如985或者211,但如果学科属于全国重点或者双一流学科,博士个人发展的空间也很大,比如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院校,我们学校的全国重点学科也出了好几位长江学者。学校国家社科项目,国家自科项目每年也能拿20项左右。

综上,博士进去普通高校,有很多变量,无法一概而论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以上,供参考。

答题/ 帅小西De --期待为您解惑!

在小西看来,普通本科学校的待遇同样"普通",对应的考核压力也是"普通"水平。

上图是我国每年的博士毕业人数、招生人数,会发现2000年以后有一段时间的高增长,之后在本科、硕士扩招的大背景下,反而开始紧缩招生计划,提高了博士毕业的要求,减缓了招生和毕业人数的增长率。这也是很多学生发现之前传闻的" 没有考不上的博士 "好像不是那么回事的原因。

根据教育部 2019年7月发布的《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》,我国 2018年招收博士生9.55万人,在学博士生38.95万人,毕业博士生6.07万人。未采用2019年数据,是因为12月份可授予博士学位的人数尚未可知,得2020年才能发布19年数据。

尽管每年有6万博士毕业,初步预估截至2019年9月已授予博士学位的总人数不过90万左右,放在14亿人口中国的大背景下,万分之6.4的比例依然算是稀缺的。因此,部分人直接定义" 博士烂大街 "是不太准确的。

不过,国内各个单位对于高层次需求增长的同时,对博士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2019年国内不少省份的人才政策中,对于博士的层次都有进行区分,比如学术领军人才、学术带头人、学术骨干、优秀博士。

刚毕业的博士仅仅算是优秀博士引进,甚至还会氛围I类和II类,相对享受的待遇和福利也是较低的。之前,就有人质疑说,你看某某大学引进博士,年薪200万、科研启动费1000万、组建团队等,可这个真不是普通博士毕业能享受的待遇。

" 普通本科学校 "在我的定义中是一些不错的双非院校,即传统的一本、二本高校。大部分人不会将独立学院、民办大学归属在"普通本科学校"行列中。

博士引进时,会有一些对应的政策,比如 15-45万/人的 安家费 和20-60万/人 科研启动费 。具体的数额,得看学校人才文件的规定的考核指标和个人的优秀程度。就我了解的情况,不少大学还是分批发放,有2年的中期考核,考核通过后才会发放后续50%。

博士毕业进入普通高校的岗位待遇得分地区,以长沙为例,不走"特聘副教授"绿色通道的话,普通讲师的年薪约在10-15万元(含年终绩效)。单纯每个月到手的工资真的不算高,按"10级 中级 (讲师)"的标准,扣除五险一金后每月到手5500-6000元。同理,5级副高或者2级正高的收入比这个数字要高不少。

为何我一直都有提"优秀"的博士?

只因为越是"普通高校",科研奖励越高(因为能有这样成果的老师少,得重金鼓励;反而是985大学普通成果就看不上啦)。比如说,长沙的双非院校的科研奖励:新进博士获得1个国自科青年基金奖励5万,一篇中科院I区论文奖励5万、II区也有3万等。

在我看来,这类科研绩效奖励才是最为关键的。除了能拿到不菲的奖励,同时这些课题、论文也是年轻教师日后职称评定的最大依赖。也许,这样的一个老师放在985大学紧仅仅算是中等层次,可在普通双非大学就是学校宣传的典型,出色的代名词。

几年前,我的一个盐城老乡工作3年后又辞职回母校读博,之后留在长沙的一所双非大学任教。他们学校当时的奖励比现在还高一倍,他进去后第一年拿下国自科、博后资助、发了2篇I区论文,年后就换了一辆小30万的新车。

博士毕业进去普通本科学校前程如何?

2018年11月,我一个高中同学(人大毕业的博士)来长沙开会,聚餐时曾和我说过一句话:学问得慢慢做,别太看重前途和"钱"途,否则容易误入歧途。之前,我的导师也曾和我说过,没上教授之前别分心,一步没踏上、踏稳,再想往前就千难万难啦。

博士毕业后进入普通本科学校的前程不好说,能影响的因素和个人选择差异性太大。比如,我有个师兄毕业后进入高校,就做了院长秘书(虚职,原则上不让设定的),做着各类热热闹闹的学院、专业的杂事,一年又一年晃过去后,如今依然还是讲师。

不过,人才引进时进入一个好的团队,对于博士个人后期晋升和发展非常有帮助。如今高校老师"单干"的年代已经过去,更多的 是几个人、十余人的团队协作, 甚至不同高校间大团队合作。一定要转变好心态,不要老觉得是在给"团队大牛"打工,被压榨。

其实,不少博士毕业时有选择进企事业单位,待遇和收入比普通高校要好很多,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也非常显著。挣几年钱后,遇到合适的机会,再决定是否选择转回高校。比如,我有个师姐2018年就从研究所的"高工"转为双非大学的"教授"(名校的要求非常苛刻,基本没希望)。

综上,博士毕业进普通本科学校的待遇同样"普通",也许远达不到大家对于博士收入的期望值。前程的话,真的是看个人努力和机遇,毕竟拔尖的永远就是那么一小撮人。当然,以上聊的也是普通学科,部分专业的收入会高不少。

想到刚毕业每月可能到手几千的收入,你还会选择读博吗?

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,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,谢谢大家!

我于2012年博士毕业,在高校任教。对此问题,颇有感触。

这个问题有两次意思:

一是待遇,二是前程。

现在所有的高校都提高了进人门槛,如果能进去的话,才能谈待遇。所以,以下的回答都是基于进去之后的前提。

一流大学待遇

1)科研机会:

相当于985院校,此类院校待遇不错,尤其是,科研经费方面,很容易申请。平台高、项目容易申请。

另外呢,考核任务也很重,一般都是分阶段考核,比如3年一小考,5年一大考,考核不过关就要转岗。当然,具体的考核指标就是项目、论文,获奖。

我认识一海归,刚回国去的浙江大学,各方面待遇很有,副教授,后来3年期限到了,没完成任务,就转岗了,自己都觉得很丢人。

2)工资待遇

工资收入与当地城市相称,二线城市,副高职称在6000左右。

普通大学待遇

1)科研机会

项目很难申请,即便申请到,经费也少的可怜。
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轮不多普通大学的青年教师来承担,青金也是如此。平台觉得舞台,这是现实的无奈。

单位会给科研启动费,这是青年博士们的救命稻草,用好它,为以后申请基金做准备。

2)工资待遇

普通大学,一般会有安家费,并且费用不少,可以用来购房。

工资收入与当地城市相称,二线城市,副高职称在6000左右。

前程

但做学问,莫问前程。

选择了高校,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普通高校,就是选择了贫穷和奉献。

一支粉笔、两袖清风、三尺讲台、四季耕耘就是最好的写照。

既当不了大官,也当不了大款。

但,人生的价值有各种体现方式,桃李满天下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快乐。

普通本科学校,这个概念不是很明确,我们姑且认为题主说的是四非高校。那么,博士毕业进四非高校待遇如何?前程如何呢?我们和去985、211高校比较一下。

先来看看待遇

博士进高校工作,要考虑的待遇有两个部分,一是刚进校时的引进待遇,包括承诺的住房补贴、安家费以及科研启动经费、实验室、研究生招生指标等等。这个待遇主要是用来吸引人才,所以,越是缺人才的四非高校,给出的待遇多半越高。对普通博士,如果去985、211,最多每个月一两千的租房补贴,3-5万科研启动经费(仅够买个电脑,参加一场国内会议),如果去四非高校,可能拿到10到20万的安家费,10万+的科研经费。

二是进入学校后的工资待遇。除去安家费(一般按月发放)外,只算基本工资和绩效津贴,那985、211高校普遍要高于四非高校,主要高在绩效上。如果同城相比的话,基本上能高一个档,985、211的讲师,能拿到四非副教授的工资水平。到了教授副教授,这种差距可能更大,特别是二、三级教授。

再来看看发展前途

从整体来看,985、211高校教师的发展前景当然是更好了。对刚毕业的博士来说,985、211高校有成熟的团队,去了就能指使研究生干活;有领域内具有话语权的大佬,不仅可以给予学术上的指引,还可以在你申报项目、奖励的时候推上一把;有现成的实验条件,没准比之前博士期间的条件还好。而以上优势,四非高校基本上都比较匮乏。

当然,也不绝对,学术资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,而不是学校。985、211也有不少不入流的学科,四非高校也有比较好的学科。我的一个大学同学,到重庆交通大学最好的院系之一,土木学院,跟着学院的长江学者,很快就评了副教授,现在自然基金也拿到,差一篇论文就达到教授条件。他还兼着一个实验室主任,和一个公司副总。相比起另外一个留在211高校的同学,他虽然工资卡上的工资低一点,但实际收入和 社会 地位一点也不差,甚至更风光。

结论

平台可以决定一个人能跳多高,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跳多高。985、211中最优秀的人才肯定是比四非高校中最优秀的人更优秀,但绝不是每个985、211的人都能比四非高校的人更优秀。很多人即便去了985、211,过几年也不一定能留得下,同样,很多人去了四非高校,到最后混的还不如去专科学校。学校只是为你铺了一条路,怎么走还是要靠自己,不努力,大路越走越窄,努力了,小路也能越走越大。做学术如此,做任何事情皆如此。

答案:博士毕业去普通本科院校待遇一般,如果不付出巨大努力,前程一般。

1、毕业进普通本科学校,待遇一般

和去企业相比,高校的待遇很普通。高校属于事业单位,本身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低,而企业不同,博士去企业要做具体工作,是能直接产生结果的,所以博士进企业的待遇普遍高于高校。

2、前程一般,如果没有优秀的成果产出的话

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,另一类是重点学校、名牌大学。普通本科学校平台一般,产生的重大成果的概率相对较低,如果没有好的成果出来,评职称可能较难,而职称上不来,很多课题的申请会受到限制,没有大的课题支撑,你的经费就会受限,经费少,实验室就难有大的科研产出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。而重点院校则相反,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。

总结:博士毕业进普通学校待遇一般,前程不会太好,但不能否认有些人在普通学校也做的很好,只是这样的比例很低。如果能进入更好的平台,建议选择重点高校。

现在的博士生含金量已经不能跟以前对比了,目前一般本科高校招聘教师的门槛已经是博士学历,针对有些冷门专业甚至要求名校博士或本硕博名校学历。如果进去从事行政后勤工作的话,学历要求会相对低一些。

至于待遇问题,高校的老师们应该都不会差的,工资组成包括授课补助,项目经费,职称补助各方面。也跟从事的领域有很大关系,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绝对是待续比较好的了。最吸引人的就是两个长假,而且大学老师时间相对自由,可以发现自己的兼职项目。

总体来说,博士生进入高校当老师是一份比较轻松的工作,待遇不差,工作压力不大。看个人选择了

真的有点屈才了,博士研究生毕业,在专业研究领域上继续奋进,为 社会 持续创造财富,那样的前程更加有价值。研究生学历,有硕士、博士之分,到博士层次,应该在专业方面,还是有一定的建树,在相关研究方向上有发言权的。现在进入院校教学上课,多少有点感觉不值。

至于本科院校的待遇,这个也是参照职称系列来的,学历工资,加职称工资,薪酬,等等,在院校里也要拿到项目,研究上课题,有了专项资金,出了成果,总体还是可以的。博士层次进校,参评教授职位应该还行吧。

不过进了学校,人际相对单纯简单,专业人才做自己的课题研究,再带几个研究生,向学校申请课题工作室,还是能体现人生价值所在,为学校也能作出相应的贡献。要是能带出一两个名师,也算是有了名声。就像数学王子高斯在念大学时,他的导师随手拿的数学难题,让19岁的高斯一个晚上的时间攻克了,而留下一段数学史上的佳话。

要成为名师,还是要不断钻研,出了成果,带出研究生,我想这样的业绩最能体现职业荣誉感,带给个人的成就也是多少金钱难于达到的。

这还是要看你所就读的大学,专业,研究生所读大学,博士研究生所读大学是不是985,211,双一流。如果你所就读大学,研究生,博士研究生,是以上大学的话,进入普通高校的话,待遇,福利保障,晋升等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!

主要看项目,不然工资都很低。差点的学校,考虑走行政,不然后面资源越来越集中

肯定是文科博士,估计肯定不会好,不好也没办法,谁让他们净学些骗人的东西

读博士肯定有前途,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,都比读硕士有前途。

但是有一个前提:那就是选对行业。

近年来,传统行业相比计算机、互联网和通信行业,显得有些老态龙钟、步履蹒跚。因而传统行业的博士,从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来说,竞争力并不比硕士大。诸如能源行业,有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,门槛都降低到了硕士学历,反倒是博士毕业的人才争着抢着去竞争那些薪酬较低的岗位,让本科生和硕士生颇感无奈。

从就业形势来看,硕士生比人才市场上充斥的本科生学历高,比读了二十多年书的博士年龄小、好沟通,思想活,因而更受企事业单位的待见和青睐。当然,博士毕业生肯定有博士的优势,不但发展前景好,在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上升通道,都是大多数本科生和硕士生所无法相比的。

读博士,虽然只比工科硕士多两年学习时间,但实际压力却要大很多。

想要博士毕业,不但要写论文,还要有影响因子要求,不但要做自己课题,还要鞍前马后地帮导师做杂活、带徒弟。每年春节回家,还要面对亲戚朋友的“灵魂拷问”,学业、生活和思想压力,那可是全方位、防不胜防的。

但是,如果你要问“读博”有没有前途,那答案是肯定的。

想一想很多农村孩子,从一贫如洗、贫困拮据的农村家庭出来,父母和亲戚基本上接济不了多少,能凑够一部分路费和学费,都需要掏空家底、债台高筑了,可就在这种情况下,那些寒门学子还是能够凭借天赋才智和勤学苦读,一路从初高中到名牌大学,再到攻读硕士和博士,如果你问这些“寒门博士”,他们“读博”有没有用,那肯定是毋庸置疑的!

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,高考是改变自身和家庭境遇的最好捷径,而考研和读博,则是提升自我下限,突破上限的“利器”。如今的社会,有太多的浮躁和虚浮,许多人鼓吹“读书无用”,但是在隐秘的角落里也只能埋头苦读,以此来“换取”更高的学历、工作和生活。

读博很难,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。

在下定决心攻读博士之前,我们首先要想明白,在博士毕业后,到底是应该坚持科研还是开始工作?

想走科研这条路,就要规划好未来的课题方向和论文选题,争取在博士毕业前就“积攒”好论文、影响因子、知识积累和奖项荣誉,为以后在高校找教职提前做准备。如果想要博士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,就要看自己的研究方向好不好求职就业,不但要衡量家庭、导师和自身的状况,还要对即将从事的行业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认识。

博士毕业后,也可以留校当大学老师,不过几率不高。

毫无疑问,好大学难进。想要进入985和211高校,你得是行业内5%的精英科学家,往往需要海外留学经历和导师的影响力“鼎力相助”。能够留在名牌大学当老师,当然是最好的选择,虽然工资薪酬并不是很高,但是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舒适,对孩子教育有很大裨益。

对于不曾海外留学的“土博”来说,还是留在普通高校的几率较大。

但是,或许你能在当地一所普通211大学任教,或是在外省一所科研实力尚可的院校工作,你可能会拥有再当地来说相当不错的科研资源和课题选择,可是你想要更进一步,走出一条“学术逆袭”的道路,肯定是难上加难。

毕竟,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说,都是科研人才和资源相对集中。你想要科研有建树,就只能争着抢着去985、211大学;如果你想要毕业后工作稳定、待遇良好,就要提前准备、勤奋科研,拿着漂亮成绩进入985、211大学任教。

诚然,博士毕业生留在普通高校的几率相对较高,但你的远大理想,很可能会安安稳稳地留在“舒适区”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提供的所有信息、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等内容,均基于公开资料整理而来,旨在为用户提供参考和学习的便利。本网站不保证所有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,亦不对因使用本网站内容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。
信息来源: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来源于多个渠道,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公开资料、官方文件、第三方研究报告等。在收集和整理这些信息时,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但无法避免可能存在的误差或遗漏。因此,用户在使用这些信息时,应自行核实其准确性和完整性。
更新与修改:本网站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免责声明进行更新和修改。用户在访问本网站时,应关注并遵守最新的免责声明内容。请用户在使用本网站内容时,务必谨慎对待,并自行承担相关风险。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xs17.com/dxpm/386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